引用 【梁祝MV】 精典越剧电影片《梁祝》(袁雪芬、范瑞娟)
引用 【越剧经典MV】梁祝 (范瑞娟傅全香)+《梁祝》的由来与发展
引用 越剧【梁祝MV】劝婚访祝-----(三地剧团同演梁祝)---越剧《梁祝》的由来与发展
引用Robert电影 的 【越剧精选MV】 《梁祝》 十八相送+楼台会+十相思
引用【越剧精选MV】 《梁祝》 英台哭灵、化蝶 (陈颖 王依丽)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的一出经典剧目。越剧的艺术形式成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而上虞县(与越剧发源地嵊县同属绍兴府)祝英台的传说在此之前已在浙东地区流传千载,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早在越剧《梁祝》出现前已被当地多种民间小调所取材,因此很自然地成为早期越剧的必演脚本。这些后来都与越剧《梁祝》一起促成苏浙地区(包括上海)人民深厚的梁祝情结。在这些地方,即使不会唱越剧的人都对《梁祝》的旋律有印象,可谓家喻户晓。
![]() ![]() |
陈飞,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浙江上虞人,1969年7月出生。1983年进入绍兴戏曲艺术学校学艺,工花旦,1986年进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师承傅全香。曾饰演《劈山救母》中的圣母、《白蛇前传》中的白素贞、《梁祝》中的祝英台、《狸猫换太子》中的李妃、《吴王悲歌》中的郑旦、《李娃传》中的李亚仙、《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马龙将军》中的姜氏、《木兰别传》中的花木兰等。
曾获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奖”,浙江省第二届戏曲小百花汇演“金艺奖”、“优秀小百花奖”、浙江省“艺术明星”奖,1990年获“越剧之星”称号,在浙江省第五届戏剧节中获演员一等奖,七届、八届“优秀表演奖”,在94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荣获“金奖”。2005年获22届梅花奖。
陈飞的代表剧《行路》被誉为“天下第一路”,她的舞台绝活——水袖,更是神形兼备,在飘舞间诉说着人物心语。她颇具表演天赋,很能刻画人物性格、富于变化,唱腔委婉俏丽、醇厚悠扬、韵味浓馥、别具风格。
吴凤花,越剧范派小生。1970年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小生。师承范瑞娟。先后随团两次赴台,两次晋京、四次赴香港演出,并辗转巡回演出于北京、天津、山东、四川、湖南、河北、江、浙、沪一带,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在十几年的摸索与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文戏武演,武戏文演,得到了观众和行家的认可,被誉为越剧界难得的小生。几年来,吴凤花以其卓越的艺术水平和崇高的艺术品德赢得尊重。多年来无论出访献演,还是“下乡”巡演,都以对艺术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努力工作,以最完美的艺术奉献给观众。吴凤花一直以“德艺双馨”的品格,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从行当而言,尝遍了巾生、官生、大官生、武生、文武生、穷生、娃娃生和演绎“陈琳”时用上的老生程式;从跨越的年代看,由春秋战国、以至清装及现代戏,均曾踄足。所演剧目,有喜剧、悲剧;正剧、闹剧;文戏、武戏;传统、新编。所演人物,有威武、懦弱;多情、负心;善良、奸恶;忠义、叛逆。所有二元对立的特质,都在她一人身上调和了、融合了。
吴凤花塑造的角色是如此多样化,难得的是都能做好形神兼备。她的表演感情饱满,善于刻划人物,能将不同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受感动和回味无穷。戏路之宽广,在越剧前辈艺术家当中或许较为普遍,但在中青年演员已不多见。
吴凤花勇于作多方面的尝试,这除了她勤于以实践来作为对艺术的磨练之外,也缘于她师法其它剧种的长处,不论是京、昆、川剧等大剧种,或各种各样的地方戏,只要有可资借鉴之处的,她都毫不犹疑地“取经”,遂取得“百川汇海”之效。如她在昆曲名家汪世瑜的指导下,表演上既有越剧潇洒的一面,又有昆剧纯正、细腻的特点,形成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断桥”的表演,借用婺剧的舞蹈身段。《周仁哭坟》取材自京剧、借鉴于川剧,都是十分成功的尝试。
舞台上的吴凤花,帅气、俊逸,阳刚之美更是在众女小生中“独树一帜”。“文武兼备、阳刚小生”是外界对她的一致好评,也是她的自我期许。
陈颖——祝英台章瑞虹——梁山伯
![]() ![]() |
陈颖,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演员 女,一级演员。上海市人,1964年2月出生。1974年考入上海越剧院学馆,工花旦,师承傅派。1980年毕业后,成为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红楼剧团的主要演员。
扮演过《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薛宝钗、紫鹃,《李娃传》中的李亚仙,《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桃李梅》中的颜文明,《情探·阳告·行路》中的敫桂英和《真假驸马》中的公主,《女皇与公主》中的武则天,《断指记》中的颜秀,《玉簪记》中的陈妙常等十多个剧目中的主要角色。又在越剧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李娃传》、《西厢记》中饰演祝英台、李亚仙、红娘。她在《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断指记》、《李娃传》、《情探》等剧中的唱腔已由音像出版单位制成音带出版,并有CD《陈颖越剧唱腔专辑》发行。
曾在1978年上海市文化局青年演员汇报演出中获新苗奖, 1984年获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汇演大奖赛三等奖,在'90霞飞杯江、浙、沪、闽越剧演员电视大赛中被授予"越剧之星"称号,在1993年上海市文化系统优秀青年演员汇演中,获得"十佳"提名,1985年、1986年,两次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85年、1993年,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文化局先进工作者。曾多次赴法国、日本、泰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越剧表演艺术曲调和唱腔委婉柔美是属于江南的,越剧里有太多的典雅精致、顾盼流转千娇百媚,一如江南的桃花春雨、烟柳画桥,那一朵朵盛开在越剧星空下的耀眼奇葩,溢彩纷呈,无论是袁雪芬的纯朴真切,傅全香的跌宕多姿,戚雅仙的迂回沉郁,尹桂芳的流畅雅儒,范瑞娟的奔放淳厚,徐玉兰的烂漫华丽……
鼓乐之声渐渐远去,哦!我是多么地怀念那些声音和图像,在我的耳畔,分明又起丝竹,那声音悠悠远远、鲜活靓丽……
引用 【精典越剧电影片MV】 《梁祝》精选 (袁雪芬 范瑞娟) 53年电影版本
引用Robert 的 【越剧经典MV】追鱼(徐玉兰 王文娟)全剧+精选,徐王介绍
追鱼(徐玉兰、王文娟)_越剧百年珍贵视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