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戏曲欣赏 英语学习 教育教学 晋剧世界

本着宽和、平静的心态,行走在古典与时尚之间,坚持原则,沉着应对…

 
 
 

日志

 
 
关于我

人生是独一无二的,谁也不可能对他人的内心世界有彻底的理解,任何友谊和爱情都有时空的局限,就是自己对自己,也不可能真正把握最深层、最隐蔽的底蕴和玄机,以至许多人不得不担任从未设计过的命运角色!!!

【上党梆子MV】折子戏《杀妻》张爱珍 张保平(舞台版)  

2008-03-08 09:48:05|  分类: D【张爱珍】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引用Robert山西家乡四大梆子!【上党梆子★全本戏★MV】《杀妻》张爱珍 
                                        

       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是我市上党梆子最为辉煌的十年,在此期间,创作了《两地家书》、《杀妻》、《收书》等多个新剧目,《斩花堂》被拍成彩色电影,上党梆子青年团在多次振兴戏曲调演中屡获佳绩,两次进京角逐梅花奖凯旋而归。一系列接踵而至的成绩与荣誉使上党梆子一下子走在了山西四大梆子的前列。


     同时,上党梆子的舞台上还涌现出张爱珍、吴国华、张保平、郭孝明等一大批青年新秀,随着各自获取优秀的艺术成绩,这些后起之秀也都破茧成蝶,逐步成长为现代上党梆子的中坚力量。张爱珍作为这批戏曲演员中的佼佼者,一直备受业内专家和戏曲爱好者的欣赏和关注。

    张爱珍与哥哥
【上党梆子MV】折子戏《杀妻》张爱珍 张保平(舞台版) - 卿清赏戏 Yan - 戏曲欣赏 英语学习 教育教学 歌曲欣赏


    张爱珍的哥哥冯来生由于喜爱戏曲创作,先后为晋城市上党梆子青年团、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高平、阳城县剧团及其当地不少业余剧团创作设计音乐唱腔,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音乐专论和戏曲评论文章,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生长于高平这个戏曲之乡的张爱珍,从小耳闻目染,长期受到戏曲艺术的熏陶,对地方戏曲也逐渐产生了兴趣,哥哥对音乐的执著和热情更是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年幼的小爱珍。爱珍在同龄小孩中显现出众的音乐天赋也让哥哥欣喜,兄妹二人时常你拉我唱,为邻居带来欢声笑语。“清凌凌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交城的水来,交城的山······”等,一首一首歌曲在小爱珍清脆嘹亮的演绎下,响彻整座山村。 

    张爱珍与“青训班”

    1972年,高平县文化部开办“青年文艺培训班”,在哥哥的动员下,13岁的小爱珍心怀忐忑的参加了考试。尽管竞争相当的激烈,爱珍在考场中超凡的表现还是让她顺利的考上了“青训班”,开始了正式学习戏曲的生涯。

    “青训班”设在米山乡定林寺内,离县城较远,交通十分不便,条件异常的艰苦,但对于过惯了清苦日子的小爱珍来说,更苦的是基本功的训练。唱、做、念、打一套训练下来,常常累得就好似浑身散架,然而,老师的教诲,亲人的鼓励,时常萦绕在爱珍的脑海,坚定着她学好戏曲的决心。

    五年的学习是艰苦的,但因而打下深厚的唱功底子,使爱珍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这段经历无疑成了她成功走上艺术之路的踏脚石。

    张爱珍与舞台

   “青训班”结业后,张爱珍走上了人生社会的第一站——高平县人民剧团,担任演员。不久,团里准备移植上演京剧《蝶恋花》,由于嗓音条件好,张爱珍在青黄不接的青年演员中脱颖而出,担任剧中的女主角,饰演杨开慧。

    初出茅庐的张爱珍面对这个重要的角色,既欣喜,又担忧。为了更好地驾驭这个人物,张爱珍专门到北京,观摩了著名京剧演员李维康在《蝶恋花》中的表演,从唱腔到身段,举手投足、嬉笑怒骂,张爱珍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回团后,张爱珍又查阅了更多有关杨开慧的历史资料,进一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从内心感情着手,结合上党梆子的特点,在唱腔表演上狠下功夫,最终使这个角色丰满地出现在观众面前。《蝶恋花》的成功也标志着张爱珍舞台生涯的正式开始。 

    张爱珍与“梅花奖”
【上党梆子MV】折子戏《杀妻》张爱珍 张保平(舞台版) - 卿清赏戏 Yan - 戏曲欣赏 英语学习 教育教学 歌曲欣赏
    在艺术道路上,张爱珍始终在寻求各种方式,以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技艺。1979年,张爱珍拜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吴婉芝为师,吴老师精湛的唱腔及表演给了张爱珍莫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得张爱珍在艺术水平上不断提高。

    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张爱珍的艺术造诣也在不断精进,由她主演的多部剧目在各种演出中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她的表演也逐渐被认可和肯定。进京争夺“梅花奖”就成了她心中对艺术追求的目标。

    此时的张爱珍已经成为晋城市上党戏剧院第二演出团的团长,她的想法得到了文化部门和本院、本团的大力支持。1991年,张爱珍带着精心编排的《杀妻》和《两地家书》踏上了进京角逐“梅花奖”的征程。张爱珍温文婉转的独特唱腔,与老搭档郭孝明珠联璧合的舞台表演,着实征服了首都的观众,上党梆子的演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张爱珍如愿以偿,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夺得了“梅花奖”的桂冠。“爱珍腔”也一下子成了戏曲界关注的焦点,全国媒体开始了铺天盖地的争相报道,张爱珍成功了。

    张爱珍与“张爱珍少儿艺术中心”

    张爱珍在上党梆子中取得的成就,使得她的艺术光环越发耀眼。同时,上党梆子随着时代的变迁也逐渐受到了冷落,我市唯一的戏曲学校被兼并,戏曲班被取消,先前培养的戏曲人才也都分散各地,上党梆子的舞台上不再有新鲜的面孔出现了。 

    上党梆子即将后继无人的窘境,成了阻碍上党梆子发展的最基本障碍,培养上党梆子接班人成了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1999年,张爱珍在侄儿冯怀玉的提议下,自筹自创了“张爱珍少儿艺术中心”,就是为了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然而,多年来,眼看着舞蹈、绘画、钢琴等课程的火爆场面,戏曲始终无人问津,张爱珍无奈且感叹:要抓紧时间培养戏曲人才啊!

    张爱珍与家庭 

    多年的戏曲生涯中,张爱珍始终奔波于农村和城市的舞台之间,忙碌的工作使她无暇照顾家人和孩子,对于这位名角,家人给的最多的是理解和支持。张爱珍的爱人张建国原先和她是一个剧团的演员,后来转做行政,便有了更多的时间照顾爱珍和孩子。张建国是个十分细心的丈夫,一切有关张爱珍的艺术资料他都会分门别类,梳理得相当仔细。

    张爱珍有一儿一女,可能以前对孩子疏于照顾,现在工作负担轻了,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在家陪着孩子,似乎要将先前的母爱一股脑得补回来。张爱珍一家是安静的,和谐的。

    张爱珍与上党梆子 

    作为多届省、市级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张爱珍利用这个特殊的身份,也曾多次向政府提出改革上党梆子的方案,修建大剧院,开办戏曲班······然而,至今没有落实,上党梆子的发展之路是否还能走得顺畅,张爱珍也显得十分迷茫和无助。

    目前,上党梆子的舞台上还是以张爱珍、吴国华这一批八十年代的演员为主要支撑,抓紧时间培养后备人才成了振兴上党梆子首当其冲的关键问题。然而,要想全方位推进上党梆子的发展,势必要以市场为导向,对演出内容、角色体制、舞台音乐、人事制度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只有改革才会有发展。

  评论这张
 
阅读(3749)| 评论(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